注音符號產生的碎碎念

 

看到這篇文,想到一些在這遇到的有趣事。(拜託點進去看哈哈)

「注音符號的文化政治/ㄓㄨˋ ㄧㄣ ㄈㄨˊ ㄏㄠˋ ㄉㄜ˙ ㄨㄣˊ ㄏㄨㄚˋ ㄓㄥˋ ㄓˋ」

http://language-review.blogspot.tw/2015/01/zhuyinfuhao-de-wenhua-zhengzhi.html

在IDA練習德文時,認識一個德國老奶奶,但中文卻說得十分好,因為她在我出生前就在台灣待了10年。她跟我說,她一開始學中文是用羅馬拼音,她覺得很難,怎麼發音都發不清楚。後來用注音符號學,就發現原來那麼簡單。另外有一個中國的同學,也聽了她的介紹,覺得還蠻有趣的,也開始練習用注音符號。

 

有一天日本人在看我用手機打字,她問我說那是什麼,我說那是注音符號,只是聲音而已。她跟我說日文也有只是聲音然後組成字,我說那應該是同一個概念。(抱歉我沒學過日文)。她問我說,那你們平常會寫注音符號嗎?我的回答就跟這篇文章講的一樣,我說只有小朋友或是可能教育程度比較低一點的(這裡沒有貶意),好像真的不太常見。她覺得很困惑問我說,那你們忘記字怎麼寫的時候怎麼辦,我說那就寫一個錯字,好像比較少會寫注音符號,除非是很不正式、不重要或自己私人的東西上面會寫,或是筆畫很多懶的寫的時候會用到。寫錯字,別人可能會認為你不小心寫錯的,但直接寫注音符號,就代表你真的不會寫(或忘記怎麼寫了)。日本人和我說,他們常常使用,因為她常常不知道正確的字怎麼寫,在他們那是很正常很ok的。

 

台灣特色的中文字,除了注音符號,大概就是繁體字了吧。之前遇過一個在台大學中文的德國人,某次和他比賽寫字,誰寫的快,後來就討論到,如果寫簡體字會比較快又比較簡單。但是他卻認為,繁體字雖然比較複雜,但是有邏輯性,可以組成很多字,形聲字可以猜出怎麼發音,簡體字可能因為省略,而相較比較無法對應。

 

文章說到,有些人會覺得要對外國文化友善,所以應該改成羅馬拼音,之後可能會要學習簡體字吧。我是覺得,我們在整個文化下,會比較容易忽略一些差異,就像德國人老愛說德文很簡單,因為他們又不用背冠詞陰陽性,但身為外國人在學習冠詞可就一點也不好玩,還得靠著一些邏輯/規則去記,像是他們不會發現有邏輯在ung結尾總是陰性等等。(我一直以為他們知道,直到前幾天一個義大利人說到,他們才說,是噢哈哈)每一個文化都有他的可取之處,我覺得台灣人的弱點就是在,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很小很弱很爛。別人知道台灣在哪就很興奮很開心,或是有一些政治觀相近就受寵若驚,但這些很可能都是很習以為常的事情。

 

題外話,報紙總是在報韓國人英文很好,托福還是多益考得比台灣人高很多分,但我一個韓國朋友前幾天問我,在台灣40、50歲的中年人像是我們爸爸媽媽輩的,都會講英文嗎,我想了想跟他說,應該會吧,但也有可能和教育程度有關係。她跟我說,韓國的中年人應該幾乎都不會,因為他們小的時候還在戰爭/殖民中,所以日文還說得比較好。我問,那年輕人呢?她說,應該也還好吧。我說是噢,因為我們報紙都說韓國人的英文很好很好...。另外,對我很好的中國姊姊,英文和德文都是檢定分數都是數一數二高,但是當她要講英文時,她卻很退縮,她說她雖然學英文很久,但都是啞巴英文。

 

我還遇到一個人很好的中國小夥伴(她很喜歡這麼說),每次我們在一起的時候,她都主動用德文(有時候英文)和我聊天,她說她很想要練好,所以要無時無刻練習,雖然她有時會被她學長笑。但我真的覺得這樣的精神很好,我也很願意和他一起講德文,雖然總是說錯一堆,最後用一下中文。

 

但是在台灣,如果我們想要練英文,我們敢大聲用英文和朋友聊天嗎?可能會怕惹來閒言閒語吧,自以為英文多好那類的、覺得講英文很強嗎。

 

(碎碎念一下,我們常講大陸腔,很愛捲舌,但我覺得這是很中性的評語,但台灣腔就常常被戲謔,尤其是台灣男生,會被說很娘。然後也很多影片在模仿等等。覺得有點不太被尊重,但是開玩笑的我沒關係啦)

 

語言應該是種文化,是個工具,過多的感性去評析,好像就會使她變得那麼個不三不四。講那麼多,我只是想說,要對國外友善,應該要先擁抱自身的文化、語言,自信一點,然後單純一點,放膽去練習一點。

 

然後,有一種全世界只有台灣人看得懂的符號不是很好嗎?

ㄓㄜˋ ㄧㄤˋ ㄘㄞˊ ㄋㄥˊ ㄐㄧㄤˇ ㄊㄚ ㄇㄣ˙ ㄉㄜ˙ ㄏㄠˇ ㄏㄨㄚˋ ㄚ˙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